6月24日,岳阳县政协宣教组到县文化馆调研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县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黎鸿南,县文旅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楚生,县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副主任米绪立应邀参加。

活动中,县政协宣教组委员在县政协委员、县文化馆馆长刘望平的带领下参观了文化馆艺校、老年大学、美术室、荣誉室等文化活动场地,详细了解了文化馆的阵地建设、设施配置以及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等相关情况。




近年来,岳阳县文化馆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扎实开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文化活动,将一件件有温度、接地气的艺术作品送到巴陵大地,丰富百姓文化生活。2017年被文旅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传统小戏《补背褡》参加全国花鼓戏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展演奖,非遗作品《豆腐谣》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优秀作品奖,戏曲舞蹈《又闻花鼓声》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最佳作品奖;花鼓小戏《寸土不让》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花鼓小戏《风吹稻花香》参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先后获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阳花鼓戏、岳州扇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单位,全省优秀文艺团体,全省文旅系统标兵集体,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殊荣。

县政协委员、县文化馆馆长刘望平介绍了近几年来县文化馆的发展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人才难以引进、活动场馆面积小、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会议充分肯定了县文化馆近来的工作成绩,并希望县文化馆要继续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传承保护机制,充实非遗传承人队伍,提高非遗保护传承能力;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人才、资源、平台等优势,创新思路拓宽保护传承渠道,创作更多贴近群众生活、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使文化真正为老百姓服好务。

(转载: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