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湖南花鼓戏,殊不知,岳阳花鼓戏曾经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剧种。30年前,岳阳花鼓戏开戏时,万人空巷,街道堵塞。后来都在现代多种娱乐方式的“剿杀”下,陷入沉寂。
2007年,岳阳花鼓戏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正式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9年过去了,这门濒临没落的戏剧慢慢走上复兴之路。
80年代,花鼓戏演员享受明星待遇
4月22日,天还未黑,岳阳县百姓剧院剧场内已经坐满了前来看戏的市民。当晚演出的是岳阳花鼓戏《玉堂春》。
舞台幕布背后,准备上场的演员在描画戏妆。勾脸、描眉、勒头、贴片,十几名年轻演员正在争分夺秒准备上台。岳阳县文化馆副馆长柳六荣侧身从幕布后面看了看台下满当当的观众,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是今年第一场花鼓戏,没做宣传,来了这么多人,很不错了。”柳六荣说,这几年岳阳花鼓戏在岳阳县重新开始红火起来,“火爆的时候,有些老人早上4点就过来排队领号,再回去睡觉,等窗口开门再过来买票。“
唱了32年花鼓戏的柳六荣是岳阳花鼓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她加入当时最火的岳阳县花鼓戏剧团。“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办喜事都喜欢请我们唱戏,我们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特别受欢迎。”柳六荣说,上世纪80年代,是岳阳花鼓戏最红火的时候,岳阳花鼓戏团有60多人,那时候一出去唱戏就是几个月,几乎岳阳市每个乡镇村庄都去唱过,每到一处,演员就如明星般,享受热烈的待遇。
90年代,演员走的走,散的散
到了90年代,随着电视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花鼓戏市场受到激烈冲击。“大家一下子都不看戏了,演出机会极少,最少的时候我一个月才拿了5元钱。”柳六荣说,收入的锐减,使得演员走的走,散的散,整个剧团都解散了。
对于岳阳花鼓戏的没落,方丑生印象深刻。“很有名的花鼓戏演员都转行了,有的骑三轮车,有的做小工,还有的去杀猪、拖板车去了,不转行,饭都没得吃。”
到了1997年,湖南省举行《映山红》艺术节,岳阳县文化局将散落在民间的花鼓戏艺人组织起来,排了一出《洞庭春》,当年获得了《映山红》艺术节的剧本、导演、音乐等多项一等奖。后来,为了挽救岳阳花鼓戏,又抽调了6个骨干,再次成立岳阳县花鼓戏剧团。2003年,岳阳县文化馆与岳阳花鼓戏剧团合二为一,花鼓戏由自主经营变成国家扶持,演员们觉得希望来了。
21世纪,花鼓戏重获生机
岳阳花鼓戏绝处逢生的真正契机是在2007年,那一年,岳阳花鼓戏正式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申遗成功后,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岳阳花鼓戏开始重新焕发光彩。
第一件是招人,2007年,一批十几岁的孩子进入岳阳花鼓戏剧团,成为新的接班人。当时来的孩子大部分来自戏剧世家家庭,因为耳濡目染,抱着传承文化的目的,成为其中一员。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剧团中的中坚力量。
为加大对岳阳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岳阳县持续开展“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活动,活动经费采取财政支援30%,社会团体、企业赞助60%,文化单位负责10%。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4年该县投入500万元对原天鹅影剧院整体升级改造,更名为“岳阳花鼓戏传承剧院”,让广大戏迷花一块钱就可以坐在高档的剧院欣赏高水准的演出;2015年县财政安排预算30万元花鼓戏传承经费,支持县文化馆花鼓戏剧团招收了一批小演员,聘请了资深戏曲老师,不断挖掘、创作了一系列精品戏。
尽管岳阳花鼓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这些年也愈加重视,但是这些戏种的创收能力差,目前还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习俗的日趋式微、表演群体的寥落、传唱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强势的冲击等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其生存状态,造成了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
未来,花鼓戏何去何从待扶持
在《玉堂春》的演出现场,来看戏的许多老人都表示,不止一遍地看过很多岳阳花鼓戏剧目。《清风亭》、《思夫》、《观画游楼》……老人们如数家珍。从他们激动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对花鼓戏的喜爱。但放眼全场,近千名观众中却难以找到年轻人的身影。
“年轻人不愿学、新媒体时代文艺样式的改变、时代审美情趣和人们‘兴奋点’的不同是岳阳花鼓戏乃至全国戏剧没落的原因。”最让方丑生操心的还是文化“后继无人”,特别是岳阳花鼓戏的传承尤为堪忧。“想看、爱看的都是60多岁的老人,等到这一批老人不在了,花鼓戏就不知还有没有市场。”
“现在招人太难了,我们去年去了湖南艺校三次,一个专业演员都没找到。”提到岳阳花鼓戏传承问题,柳六荣最大的忧虑是人才。现有的花鼓戏剧团中,只有30个员工,其中一部分上了年纪,退休是迟早的事。碰上大一点的演出,演员不够已成为一个难题。岳阳民间也有一些好演员,但是他们随便在外面接私活,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高峰期更有上万,剧团两千多的收入留不住人。“更遗憾的是,全国都没有一个学校开设专业的岳阳花鼓戏班,岳阳花鼓戏很多念白都是岳阳县话,当地人更好学戏,但是少有人愿意来。”
尽管剧团招人十分困难,但剧团还是展开了多种尝试。方丑生介绍,文化馆以后打算从乡下招几名有一定天赋的青年农民到剧团里来自己培养,用这种笨拙的方式看在文化传承上是否行得通。他觉得,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政府、市场两手抓来发展文化;以政府为主导,让市场进入文化,给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版权所有:岳阳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
技术支持: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